“我从(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)中看到的是,广东正在努力成为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重要引擎。城乡融合发展,提升农村人才资本……这些都是广东接下来努力的方向。”近日,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·史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罗斯高(ScottRozelle)在接受南方网、GDToday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,若广东能将政府工作报告的规划逐一落实,未来十年一定会在正确的方向上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罗斯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四十余年,研究领域聚焦发展经济学、农业经济学等,在2008年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。罗斯高对广东也了解颇深,与中山大学、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多个联合课题研究,足迹遍布广州、深圳、清远等地。
(相关资料图)
罗斯高在长期观察调研中,深深感受到广东经济的韧性和活力,“广东累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”,这也是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4年居中国首位的原因。
中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,广东是主力军
据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,五年来,广东省内161.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、2277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,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0年快于城镇居民。
罗斯高对南方网、GDToday记者说,他对这些数据一点都不惊讶。在他看来,中国经济飞速发展,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,广东是主力军之一。
世界银行把世界各经济体分成四组,即低收入、中等偏下收入、中等偏上收入和高收入。通常,中、低收入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,高收入国家被称为发达国家。按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,2021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1085美元为低收入,在1086-425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,在4256-1320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,高于13205美元为高收入。
在罗斯高看来,过去40余年,广东努力夯实制造业基础,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,同时持续深化改革开放,吸引更多外来资本,经济增长连年创新高,普通群众,尤其是农民收入因此跟着水涨船高,农村地区也得到更多发展机会。
罗斯高指出,接下来中国和广东将面临更难的挑战:如何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跨入中等收入行列。数据显示,过去70年,全世界只有23个国家成功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跻身高收入国家。
不断提高县城的承载力、吸引力
“虽然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,但还有不少‘低收入人群’,如果能将他们中的80%变成中等收入者,将释放更大动力促进中国发展。”罗斯高对南方网、GDToday记者说:“我在广东的规划里看到了两个解决方向。”
壮大县域经济,是其中之一。他认为,让更多人选择在县城工作生活,是目前中国和广东的最佳选择。
根据政府工作报告,今后五年广东将坚定不移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,实施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,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,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有序转移,加快把短板变成“潜力板”。
罗斯高建议,不妨因地制宜在县城鼓励发展相关优势产业,鼓励私营经济发展,为私企提供包括贷款在内的众多优惠政策。这样既可以活跃县城经济,也可以带来大量就业机会,帮助城镇人口,尤其是留在城镇的农村人口提高收入。
同时罗斯高也提出,可以考虑将农村户籍的“进城”人口纳入县城社会保障体系,为他们提供廉租房、失业津贴等扶持政策,定期为失业人群开展就业培训,帮助他们再就业。
这些,都是广东已经提上日程的规划。11日,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科协、环境资源界、科技界、农业界委员联组讨论会时提出,广东将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,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,持续提高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,不断提高县城的承载力、吸引力。
加大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
加强教育是罗斯高在广东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的另一个解决方向。他留意报告中提到的“推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、县域高中整体提升”,这一规划与他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。
罗斯高介绍,根据他们团队的研究,要想推动更多低收入者跻身中等收入行列,必须加强他们的基础教育,尤其是数学、科学、计算机和语言四门学科。据他观察,目前中国很多20-30岁的农民因教育基础相对薄弱,对这些学科掌握程度相对较低。因此,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,义务教育优质均衡、县域高中整体提升,正是“对症下药”之举。
罗斯高同时也提出,政府可以通过提供相关培训等方法,引导农村人群加强对下一代子女的家庭教育意识,尤其是针对儿童,特别是0-3岁婴幼儿学前教育。有大量心理学、脑科学和经济学研究表明,0-3岁的人力资本投资相较于其他年龄段具有最高的回报率。
罗斯高相信,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,在加强教育方面先试先行,加大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入,必将为广东,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更大动能,继而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。
南方网、GDToday记者 胡南
关键词: